8月15日下午,行署副专员袁富国与2015年度西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组一行座谈。
会上,袁富国代表行署向调研组一行汇报了我地区文化工作开展情况。他指出,近年来,阿里地区认真贯彻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加强管理”的工作方针,将文化作为发展的“软环境”、竞争的“软实力”、和谐的“推进器”、特色的“明信片”,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促进文化旅游融合,文化事业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阿里地区累计争取国家投资3亿多元,落实文化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,用于文化遗产传承保护、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、民间文艺团体建设、文化文艺产品创作,率先在全区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、民间艺术团及其排练房建设,实现了地区有图书馆、群艺馆、专业艺术团、新华书店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;七县全部有文化活动中心、民间艺术团、新华书店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;36个乡镇全部有综合文化站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;141个村(居)全部有农(牧)家书屋,58个寺庙有寺庙书屋。全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3个、自治区级17个、县级48个。制作完成《天上阿里》普兰篇和札达篇,出版“象雄妙音”、“宣舞”、“阿里赞歌”、“醉美阿里”等精品文艺作品20余种2万多册,完成七县县歌创作推广。先后成功举办6届象雄文化旅游节,推动节庆旅游和特色文化发展。全地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个、自治区级29个。古格遗址、科迦寺、东嘎皮央遗址等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有效修复和保护。为186个县级以上野外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配备了372名看管人员。
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、文化史研究室主任欧阳雪梅从国家文化产业大发展、大繁荣的高度,对阿里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、均等化建设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。
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李访希对阿里地区文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。他说,近年来,阿里地区各级文化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党委、政府和阿里地委、行署的一系列决策部署,扎实工作,无私奉献,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,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断加大,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,文化体制改革有效推进,为弘扬和保护阿里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地委宣传部、行署办公室、地区文化局、广电局等地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及地区群艺馆、新华书店、象雄艺术团、电视台、电影公司负责人参加座谈会。
责编:洛桑久米